由地到天的二十二层象征着修行者修炼成佛愿(菩提心)的历程,从初级菩萨的初始动机开始,最后到佛陀心中的圆满菩提心。 此教授源自证者无著大师所著的《现证庄严论》以及宗喀巴大师所著的对应论释《现证庄严论金鬘疏》。 经由格西麦克的其中一位弟子的请求,格西于2016年4月22日凌晨时分在北京的酒店房间做了此私密教授。教授为英文,有中文翻译。 為了使它成為一個更強大的學習工具,我們將每張圖片鏈接到視頻中 Geshe Michael 解釋重要思想的確切時間。 您只需單擊每個 Idim,它就會在精確位置打開視頻。
我們很興奮能到達《掌中解脫》中談論菩薩六度的部分,格西麥可將與我們一起探討在現代世界中的菩薩是什麼。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往往過度專注於「我」和「我的」──我如何取得領先? 我如何佔優勢? 我如何獲得更多金錢、更多名氣、更好的伴侶?一個現代的菩薩將這種情況顛倒過來。 現代的菩薩透過將他人放在第一位來獲得成功。 他們首先把他們想要的東西給予他人,而這種行為播下的種子將確保他們會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以兩倍或三倍於他們所給予的方式。現代菩薩向我們揭示了這種不尋常生活方式背後的古老智慧。為什麼你會這樣做?你將獲得解釋、技巧和日常實踐,以將這些令人驚訝的信息付諸實踐,並收穫以這 種方式生活的豐厚回報。
在这堂课中,我们将继续探索龙树的《智慧》。这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关于佛教最重要思想的著作:空性,它阐明并成为随后所有空性教义的基础。格西麦克·罗奇会带领我们探索龙树菩萨著作的思路及深意,以及如何将他的理解实际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智慧》 的 27个章节里的篇诗每一篇都对一个独特的想法或问题进行了考察,以帮助我们理解我们*相信*事物是如何运作的方式可能不仅仅是怀疑...近 2000 年来,人们研究了这些诗词并想知道这些章节的顺序背后的含义是什么,所提出的每个想法之间的联系是什么。虽然有些章节显然属于同一章节,但需要深入研究才能辨别龙树菩萨的想法。
由地到天的二十二层象征着修行者修炼成佛愿(菩提心)的历程,从初级菩萨的初始动机开始,最后到佛陀心中的圆满菩提心。 此教授源自证者无著大师所著的《现证庄严论》以及宗喀巴大师所著的对应论释《现证庄严论金鬘疏》。 经由格西麦克的其中一位弟子的请求,格西于2016年4月22日凌晨时分在北京的酒店房间做了此私密教授。教授为英文,有中文翻译。 為了使它成為一個更強大的學習工具,我們將每張圖片鏈接到視頻中 Geshe Michael 解釋重要思想的確切時間。 您只需單擊每個 Idim,它就會在精確位置打開視頻。
慈悲心是善心最強大的力量。 我們如何學會讓它成為我們生活中每一部個分的基石? 我們如何利用慈悲心的力量,建立在我們所學到的自他交換以及施與受?我們將採取必要的步驟,慢慢地將長久以來專注於自我珍愛的注意力從自己身上轉移,從而變得更加能夠珍愛他人。 即使我們的人生到目前為止都是以犧牲他人為代價來珍愛自己,但我們是可以改變。 使用一些對我們許多人來說都很新的冥想,我們可以通過呼吸增強我們練習自他交換以及施與受的力量。 結合並增加這些實踐將推動我們個人的轉變。 它會軟化和打開我們的心。 這將讓我們開始以心為主的方式生活,由我們新的和改進的心所引導,而不是被我們的自私和自我所驅使。我們在“善心的力量”中還會學習另外十一種冥想。 有些可能是已經很熟悉的,在這個的道次第中,當我們將專注於我們的心時,我們將學會以新的方式去思維它們,關注於它們現在的問題,以及我們如何把它們清除,讓我們的心變得更好。我們將探討平等心的概念:遇到敵人、朋友和陌生人並真實將他們視為為完全相同,有著同等權利成為有趣和有價值的眾生,這到底意味著什麼? 更根本的是,我們會發現體驗他人——無論是敵人、愛人還是陌生人——與最重要的我是平等的的感覺! 我們將每天花幾分鐘時間靜思,視那位在我們的事業上恐嚇我們的大且刻薄的總裁為我們前世慈祥、慈愛的母親。 我們會把一位幼小、需要幫助的孩子想像成我們的母親。 我們將把自他交換提升到一個新的、更高的水準。
由地到天的二十二层象征着修行者修炼成佛愿(菩提心)的历程,从初级菩萨的初始动机开始,最后到佛陀心中的圆满菩提心。 此教授源自证者无著大师所著的《现证庄严论》以及宗喀巴大师所著的对应论释《现证庄严论金鬘疏》。 经由格西麦克的其中一位弟子的请求,格西于2016年4月22日凌晨时分在北京的酒店房间做了此私密教授。教授为英文,有中文翻译。 為了使它成為一個更強大的學習工具,我們將每張圖片鏈接到視頻中 Geshe Michael 解釋重要思想的確切時間。 您只需單擊每個 Idim,它就會在精確位置打開視頻。
我們達到了我們傳統中最珍貴的兩種冥想,目的在幫助我們培養慈悲和愛的深刻體驗:自他交換和施與受。這兩個廣為人知的冥想是粉碎我們自我珍愛和自私的關鍵,自我珍愛跟自私被束縛在我們最糟糕的習性中,這個習性就是「相信事物就是他們自己本身」。在鑽石山為期10天的冥想靜修營中我們將探索每一種冥想的細微差別,並帶出以下問題:如果我們真正理解我們的世界,甚至包括我們的冥想練習,都是我們過去如何對待他人的結果……我們如何利用對空虛的這種關鍵理解來推動我們世界中期望的轉變?這些冥想練習實際上如何為改變提供燃料和種子?
由地到天的二十二层象征着修行者修炼成佛愿(菩提心)的历程,从初级菩萨的初始动机开始,最后到佛陀心中的圆满菩提心。 此教授源自证者无著大师所著的《现证庄严论》以及宗喀巴大师所著的对应论释《现证庄严论金鬘疏》。 经由格西麦克的其中一位弟子的请求,格西于2016年4月22日凌晨时分在北京的酒店房间做了此私密教授。教授为英文,有中文翻译。 為了使它成為一個更強大的學習工具,我們將每張圖片鏈接到視頻中 Geshe Michael 解釋重要思想的確切時間。 您只需單擊每個 Idim,它就會在精確位置打開視頻。
由地到天的二十二层象征着修行者修炼成佛愿(菩提心)的历程,从初级菩萨的初始动机开始,最后到佛陀心中的圆满菩提心。此教授源自证者无著大师所著的《现证庄严论》以及宗喀巴大师所著的对应论释《现证庄严论金鬘疏》。经由格西麦克的其中一位弟子的请求,格西于2016年4月22日凌晨时分在北京的酒店房间做了此私密教授。教授为英文,有中文翻译。 為了使它成為一個更強大的學習工具,我們將每張圖片鏈接到視頻中 Geshe Michael 解釋重要思想的確切時間。 您只需單擊每個 Idim,它就會在精確位置打開視頻。
由地到天的二十二层象征着修行者修炼成佛愿(菩提心)的历程,从初级菩萨的初始动机开始,最后到佛陀心中的圆满菩提心。此教授源自证者无著大师所著的《现证庄严论》以及宗喀巴大师所著的对应论释《现证庄严论金鬘疏》。经由格西麦克的其中一位弟子的请求,格西于2016年4月22日凌晨时分在北京的酒店房间做了此私密教授。教授为英文,有中文翻译。為了使它成為一個更強大的學習工具,我們將每張圖片鏈接到視頻中 Geshe Michael 解釋重要思想的確切時間。 您只需單擊每個 Idim,它就會在精確位置打開視頻。
這裡是一系列念圖 (Idims)的集合,代表了課程里所有重要的概念。這個偉大的工具把意識上的圖像和重要的概念的鏈接起來。這個傳承有一個傳統,當你學習一個主題時,在課後最少把它復習兩到三次。最好是上課當天復習一次,然後再第二天或兩天後再復習一次。請注意:為了讓它成為一個更強大的學習工具,我們把每個圖片,鏈接到視頻中格西麥克解釋重要概念的確實時間。你可以點擊每張念圖,它將會在精確的時間點打開視頻。
這裡是一系列念圖 (Idims)的集合,代表了課程里所有重要的概念。這個偉大的工具把意識上的圖像和重要的概念的鏈接起來。這個傳承有一個傳統,當你學習一個主題時,在課後最少把它復習兩到三次。最好是上課當天復習一次,然後再第二天或兩天後再復習一次。請注意:為了讓它成為一個更強大的學習工具,我們把每個圖片,鏈接到視頻中格西麥克解釋重要概念的確實時間。你可以點擊每張念圖,它將會在精確的時間點打開視頻。
在这 15 堂课中,我们将继续探索龙树的《智慧》。这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关于佛教最重要思想的著作:空性,它阐明并成为随后所有空性教义的基础。格西麦克·罗奇会带领我们探索龙树菩萨著作的思路及深意,以及如何将他的理解实际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智慧》 的 27个章节里的篇诗每一篇都对一个独特的想法或问题进行了考察,以帮助我们理解我们*相信*事物是如何运作的方式可能不仅仅是怀疑...近 2000 年来,人们研究了这些诗词并想知道这些章节的顺序背后的含义是什么,所提出的每个想法之间的联系是什么。虽然有些章节显然属于同一章节,但需要深入研究才能辨别龙树菩萨的想法。
If you really understand the emptiness of your primary practices, they become much, much more powerful. This is our third course covering the most famous of all works by Nagarjuna (c. 200AD) which he named simply “Wisdom”. For 2000 years, hundreds of commentaries were written about these 27 chapters in poetry. And it is really all the emptiness teachings that you've ever heard. All the emptiness teachings in Tibet, China, Korea, and Japan are based on Nagarjuna's "Wisdom".
If you really understand the emptiness of your primary practices, they become much, much more powerful. This is our third course covering the most famous of all works by Nagarjuna (c. 200AD) which he named simply “Wisdom”. For 2000 years, hundreds of commentaries were written about these 27 chapters in poetry. And it is really all the emptiness teachings that you've ever heard. All the emptiness teachings in Tibet, China, Korea, and Japan are based on Nagarjuna's "Wisdom".